酣畅淋漓后 灵感爆发时
酒具有强烈的剌激作用,它可以激发人们隐蔽在内心的本真之性,正是如此,一些书画家可以在酒后激发创作灵感,留下旷世奇作。
史书记载,唐代画圣吴道子性格怪异,喜欢酒醉作画,即使在佛门净地,也必须喝酒。禅房常常被他搞得酒气熏天,引得僧人对他颇有意见。因此有些寺院不但不请他画画,还对他多有微词,吴道子却不在乎,照样饮酒。
借美酒之力,吴道子创造了大量的佳作。他所创造的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突出了人体曲线和自然的结合,所画的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之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或因美酒赋予的灵感,后世历代画家,无人敢放言超越他。
以酒抒情,借酒言志
愁与酒,酒与诗,几乎成了须臾不离的亲密伴侣。与诗人们如影相伴的,当然是让人爱之恨之又无可奈何的美酒了。来看看这些充满才情的诗人,都要在什么时候饮酒:
感慨英雄迟暮要饮酒:“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思乡怀土时要饮酒:“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遇到恋爱不得自由、无法与心上人欢聚时,也要饮酒: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诗人承载的情感体验远较别人丰富,酒和诗人的关系自然也就非常人所能比了。在这里,与其说酒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毋宁说它是作为一种寄寓文人情怀的精神文化而存在。
把盏频相敬,歌舞尽真情
酒歌酒舞是饮酒行为与音乐、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历史极为悠久。酒歌酒舞包括了酒与歌、舞、器乐、杂耍、百戏等多样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可用于迎宾、贺喜等各种仪式,酒在这些欢庆场合中起到了助兴、待客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酒礼文化 民族精神
酒歌在我国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其中,苗族婚礼酒歌尤其富有特色。苗族新人迎亲时,婚宴席上的美酒佳肴和餐酒用具等一样样东西都要由新郎用唱酒歌的方式要出来;酒宴完毕,再由新郎一首一首地用酒歌唱回去,就连厨师也唱着歌来收席。迎亲队伍到达夫家后,还要请新郎放歌,引导长辈和宾客人酒宴就坐;行酒时,主人要唱劝酒歌为客人们敬酒,保证婚礼上的客人喝到尽兴。
|